晋城市救助管理站简介
晋城市救助管理站在市委、市政府、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,紧紧围绕“以民为本,为民解困,为民服务”的工作宗旨,深入推进规范化建设,充分发挥行风建设示范单位作用,针对流浪乞讨人员实施了人性化、亲情化的救助、救治、救危工作,着力抓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,促进了救助管理工作科学发展,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,为维护我市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。主要做法有:
一、巩固规范化建设成果,进一步提升救助管理水平 一是结合我站实际情况,通过积极开展国家三级救助管理机构申报工作,我站各方面达到了“国家三级救助管理机构”的各项要求,于2014年5月正式被民政部评定为“国家三级救助管理机构”。二是大力强化安全管理工作。积极开展各项安全管理工作,成立了专项工作领导组,制定了工作实施方案,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分工,组织开展了消防安全演练活动,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,层层签订了《消防安全责任书》、《消防安全承诺书》和《安全生产责任状》,强化了全体工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和安全意识。三是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。深入学习贯彻中央、省委、市委各项文件精神,进一步领会《廉政准则》八个禁止、五十二个不准的精神内涵,严格遵守各项法纪规章,严禁出现各类违规违纪行为;积极开展了对“借用人员”、“吃空饷”、“编外用人”、“违规进人”等的专项整治,进一步严控“三公”经费支出,加强公车管理,规范办公用房管理,严禁公车私用、超标准接待等,确保无违规违纪行为发生。
二、深入开展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一是高度重视,深入部署。强化组织领导,成立了活动领导小组,研究制定了活动方案,召开了动员大会。二是深入学习,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。抓好学习教育,着重提升党性修养,坚持“开门搞活动”,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。三是从严要求、深刻查摆。剖根溯源,找准“四风”问题。查漏补缺,确保问题找得全、找得准、找得实,深挖问题产生的原因,逐一分析研判,找准了病根所在;寻求共识,充分谈心交心,先后开展三轮谈心交心,并认真撰写了剖析材料;组织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,认真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。四是分类整改,建章立制。坚持在活动中边查边改,同时在第三环节中开展专门整改。持续深化对“四风”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,确保活动取得实效。
三、实现了新建我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整体搬迁投入使用 2014年8月底,新建我市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项目工程正式投入使用,极大地改善了救助管理坏境,站容站貌发生了巨大变化,为困难弱势群体提供了更加人性化、亲情化的救助管理服务。服务设施设备更加完备、功能更加齐全。救助居室焕然一新,每个受助区均配备了餐厅、电视房、洗浴间、卫生间,安装了安全扶手。此外,还增设了医务室、安检门、理发室。为进一步做好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,增设了电教室、棋牌室、手工室、图书室、宣泄室、健身房、音乐放松室、心理访谈室、多功能活动室等等,为广大受助对象和困难群众提供了更加舒适、温馨的救助坏境。 一年来,我们积极主动工作,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也存在问题和不足,主要是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、服务意识有待增强;制度建设有待强化。我们将正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,攻坚克难,努力解决实际问题。
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力求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:一是不断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,抓好制度落实,保障工作正常有序开展;二是全面做好救助管理各项工作,着力抓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;三是抓好支部建设,着力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。
晋城市救助站电话:0356-3052862